首頁
公司簡介
新聞資訊
項目案例
招標公告
人才發展
黨群工作
聯系我們
NEWS
公司新聞
通知公告
行業動態
你努力的樣子真好看—集團2020年突出貢獻獎出爐
2021
02-02
中國頁巖氣開發有先天性缺陷
美國頁巖氣革命帶來的低價能源是令每個國家都羨慕的,而據美國能源信息署的一些估計,中國擁有世界最大的頁巖氣儲備,可開采規模比美國大68%。政府也已經設定了野心勃勃的目標,然而按照當前的進展,這些目標卻是幾乎不可能實現的?! _發頁巖資源存在很多先天的“硬件性”不足,比如說沒有北美橫豎交錯的油氣管道,部分地區缺乏開采頁巖氣所必須的淡水資源,沒有美國對自己國土地質結構的豐富認知,而且因為地質結構不一樣,美國的技術也不能簡單地“復制”?! 〕诉@些物理性差異以外,還可能存在很多“軟性”因素,比如缺乏開放競爭的市場環境?! ∶绹捻搸r革命是有中小型企業帶動的,它們會嘗試不同的方法“打破巖層”,釋放其中的油氣資源。美國還有一個繁盛的石油服務企業生態體系——數量超過1萬家。相反,在中國頁巖能源的開發是由兩大國有集團主導的:中石油和中石化。所有與西方大型企業簽訂的開發協議都是與這兩大集團之一簽訂的,但中方企業仍然對頁巖資源的前景持懷疑態度?! ∫驗閱蝹€頁巖鉆井的產量會快速下跌,所以企業必須鉆探越來越多的鉆井來保持總產量的上升,這需要巨大的資本支出,而中國石油巨頭對大規模投入的態度仍十分謹慎?! ∫驗闊o法容忍石油巨頭的緩慢進展,中央部委又開放了另一輪對其它參與者開放的頁巖氣招標。但行業的內部人士表示,這些包括電力企業、煤炭企業和鋼鐵廠在內的后來者并沒有達到最低資本支出承諾,部分是因為它們低估了國企巨頭所控制領域的門檻?! ≮A得了頁巖氣招標的后來者發現,難以雇用到石油服務公司,因為大部分的石油服務公司都隸屬于國家機構。它們也難以把頁巖氣運送到價高的城市市場,因為國有石油巨頭還控制了油氣管道?! 绹蓭熓聞账鵑ortonRose的一份報告稱,在美國每口頁巖氣井的平均成本為270-370萬美元,但是中國因為更為復雜的地質構造,每口頁巖氣井開采成本將在500萬至1200萬美元之間?! 》治鰩熯€提到,因為中國頁巖氣儲藏大多數在盆地。用水短缺問題是一個極大的挑戰。在美國頁巖開采通常要用800至1000萬加侖的水。在中國,因為地質原因,用水將提高到1000萬-1300萬加侖。
2017
09-10
下一個5年國家或將不再新增煤制氣項目
近日,《中國能源報》記者從參與“十三五”煤炭規劃編制的人士處獲悉,下一個5年,國家或不再新增煤制氣項目,煤制油僅可作為戰略儲備,而煤制烯烴也被要求適度發展?! ∩鲜鲋槿耸客嘎?,“十三五”將著重突出煤炭的清潔高效開發利用,提高煤炭洗選率將再度寫入規劃?!暗?017年,原煤入選率達到70%以上?!?013年9月10日,國務院在出臺《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時如此要求。在《能源發展“十二五”規劃》中的表述是:“到2015年,原煤入選率達到65%以上”。而“十三五”規劃在前述基礎上又有大幅提升,“到2020年,除褐煤外全國煤炭入洗率達到90%”?! ≈袊禾抗I協會的數據顯示,2013年我國原煤入洗率僅為59.8%。而世界主要產煤國在上世紀的原煤入選率都達到了70%以上,發達國家的原煤入選率甚至高達85%—90%。但除中國和印度外,其他國家并未制定煤炭洗選相關政策?! ≈槿耸糠Q,為保障煤炭洗選比例實現大幅攀升,“十三五”將“制定嚴格的商品煤標準和煤炭鐵路運輸準入標準,嚴格禁止高灰高硫煤的鐵路運輸,從制度上促進煤炭入選”?!斑@可能是一個新的說法?!薄 〕酥?,“十三五”將有針對性地實施煤炭分級分質利用。利用熱解技術和煤焦油加氫技術生產汽柴油,為缺水地區發展煤制油闖出路子。據介紹,褐煤分級提質技術處于初級階段,到目前為止已經實施的褐煤干餾技術均未獲得成功,因此煤炭分級提質利用主要針對中低階劣質煤,尤其是富硫煤,主要考慮陜西榆林及新疆哈密、準東地區,同時項目布局應充分考慮半焦的資源因素?! 笆濉边€將對高鋁煤資源實行保護性利用開發。嚴格控制高鋁煤資源開發總量,限制高鋁煤礦開發項目,逐步減少高鋁煤炭外運規模,提高就地集中轉化率,促進高鋁煤炭合理開發、定點供應、集中利用?!爸鸩接蒙駯|、陜北煤炭基地的其他煤炭替代高鋁煤外運,也就是高鋁煤不再出去,就地轉化?!鄙鲜鋈耸糠治龇Q,“這對神華、蒙西和鄂爾多斯的影響都比較大?!薄 ∽钜岁P注的現代煤化工產業將在“十三五”規劃中迎來全面收緊。該知情人士表示,“在天然氣供應有保障的前提下,‘十三五’不再擴大煤制氣產能。目前已開工的4個煤制天然氣項目有望在‘十三五’期間建成,到2020年,煤制氣產能達到150億立方米?!倍凇短烊粴獍l展“十二五”規劃》中,2015年煤制氣已規劃至150億-180億立方米。換句話說,“十三五”期間煤制氣松綁已基本無望?! 野l改委能源研究所能源經濟與發展戰略研究中心主任張有生向本報記者解釋稱,“不再擴大煤制氣規模,是因為目前來看天然氣的資源和供應都會得到充分保障。如果現行價格機制未發生根本性變革,未來天然氣出現的問題不是短缺,很可能是過剩?!薄 ≈槿耸勘硎?,中國存在天然氣過剩的風險,“之前確實沒有想到”,但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已開工的4個煤制氣項目運轉情況皆不盡如人意?! τ诿褐朴晚椖?,“十三五”仍僅作為戰略技術儲備?!翱煽紤]建成2個,到2020年,煤制油生產規??刂圃?60萬噸?!薄笆濉逼陂g首先要充分考慮現有煤制甲醇產能和產量利用,其次要對水耗、環保、綜合能耗等制定準入標準?!霸谌彼貐^嚴禁布局煤制烯烴項目,到2020年,煤制烯烴產能可按1500萬噸考慮?!痹撊耸糠Q?! I內人士提醒,目前國際原油價格大跌導致煤化工盈利水平降低,甚至可能沒有盈利。日前,國家能源局原局長張國寶表示,“新型的煤化工無非就是煤制油、煤制天然氣、煤制烯烴,現在煤制烯烴比石腦油制烯烴要便宜得多,但油價降低之后,石腦油制烯烴對煤制烯烴就有了成本上的競爭力?!薄 《刂?2月12日,美國WTI原油價格自2009年7月以來首次跌破60美元。民生證券此前發布的一份石化行業周報顯示,中科合成油曾對間接煤制油進行盈利平衡點測算,在煤價為400元/噸的條件下,油價在80美元/桶時,間接煤制油仍會有一定的盈利,但當油價下降到60美元/桶時,盈利就很困難了。
04-24
西氣東輸三線東段隧道全部貫通
12月28日17時許,西氣東輸三線(簡稱西三線)東段九龍江水下鉆爆隧道順利貫通。至此,經過管道建設者27個月的艱苦奮斗,西三線東段54座隧道全部貫通,沒有發生一起質量安全環保事故,為西三線東段按期建成投產奠定了基礎?! ∥魅€東段九龍江隧道穿越工程位于福建省漳州市薌城區浦南鎮,穿越處江面寬約450米,穿越隧道全長1096.5米,采用東西雙向掘進的鉆爆施工方案?! 【琵埥淼罇|西岸圍巖差異較大。東岸平巷為特殊復雜地質段,各風化層界面高低起伏較大,含水量大,裂隙發育,圍巖無自穩能力;西岸平巷圍巖為Ⅲ級微風化花崗巖,巖質堅硬,完整性好,爆破困難,外部環境復雜。為保證九龍江隧道施工安全,2013年4月工程開工以來,在管道建設項目經理部指揮下,各參建單位嚴格按照技術方案要求,加強過程管控。目前,九龍江隧道正在進行二襯施工,計劃2015年3月交付鋪管?! ∥魅€是繼西二線全線建成投產之后的又一條能源戰略通道。西三線東段隧道工程2012年9月25日開工,共有54座隧道,其中控制性隧道16座。西三線東段沿線80%為山區、丘陵地貌,地形起伏較大,山高坡陡,管線穿越山體隧道、穿跨越大型河流眾多,地質條件復雜,存在的自然災害隱患較多。同時,需要避繞一些規劃區、環境保護區、水源地和風景名勝區等環境敏感區,極大地增加了管道建設施工難度?! ∥魅€東段開工以來,管道建設項目經理部提出“抓綜合進度,做到補口下溝零滯后、水工保護零滯后、竣工資料零滯后、全線零占壓”“4個零”目標,采取聯合檢查確認機制、焊口“身份證”信息采集管理等措施,確保了工程建設優質安全、綠色環保向前推進?! 〗刂?2月29日,西三線東段53座隧道已交付管道安裝,其中48座隧道已完成管道安裝。西三線東段工程已完成工程總量的64.8%。
我國天然氣產業發展面臨不確定性挑戰
2000年至2013年,我國天然氣消費量從245億立方米增至1680億立方米,年均增速高達16%,遠高于同期國內生產總值(GDP)10%的增速和能源消費總量7.6%的增速。這主要得益于經濟社會快速發展、供應能力大幅提高、儲運設施不斷完善和長期保持價格優勢等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然而,隨著內外部市場環境的轉變,市場格局正發生深刻變化,在需求、供應、價格、貿易、政策等各方面都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對我國天然氣行業的健康持續發展提出了挑戰?! ∫?、國內市場需求的不確定性 《國家應對氣候變化規劃(2014—2020年)》提出到2020年國內天然氣利用量達到3600億立方米。以此為基準,未來我國天然氣消費量至少需要年均增長300億立方米才能達到市場供需的基本平衡;而2000年至2013年我國天然氣消費年均增量僅為110億立方米,其中2011年達到最高紀錄也沒超過230億立方米。結合國外經驗和國內現狀,實現規劃目標的難度很大。未來市場的主要增長點在于天然氣發電、工業燃料煤改氣和交通領域用氣的大規模發展,但目前這些都嚴重受制于國內的能源價格體系。如何制定合理的價格和政策以維護需求與供應(特別是進口資源)的平衡關系,正考驗著政府的決心和智慧?! 《?、進口天然氣資源的不確定性 “十三五”期間,中亞D線和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將陸續投產,屆時我國管道氣的進口能力將增至1350億立方米/年,但目前看中緬管道的上游開發情況明顯不及預期,西方各國對俄羅斯的制裁也增大了中俄管道的風險。在進口液化天然氣(LNG)方面,根據各公司已經參與的項目或簽署的協議,2020年長期貿易合同數量將超過4900萬噸(約合687億立方米),但受市場需求疲軟、投資成本上升等因素影響,個別項目已經面臨推遲甚至取消的風險?! ∪?、國產天然氣供應的不確定性 2000年至2013年我國天然氣產量年均增長70億立方米左右,照此推算2015年產量約為1320億立方米,2020年接近1700億立方米。在國內常規天然氣生產保持平穩、難以大幅增長的情況下,要實現國內天然氣供應能力超過4000億立方米(《關于建立天然氣穩定供應長效機制的若干意見》)的目標,必須更多地依靠非常規天然氣和煤制氣。然而,由于需要巨額投資和較長的成本回收期本身就充滿較大的不確定性,加上技術上也未完全成熟,不僅受地理條件限制,還受水資源和環境的約束,未來發展存在變數?! ∷?、國內供需不均衡帶來的挑戰 由于未來我國天然氣市場在供應和需求兩方面都存在的較大不確定性,皆有可能導致供需失衡問題,目前來看,需求側面臨的困難相對更大。未來在資源供過于求的狀態下,市場機制將發揮更為重要的主導作用,消費者將擁有更多選擇的權利?! ∥?、國際氣價倒掛帶來的挑戰 受歐洲天然氣需求下降、美國“頁巖氣革命”、日本核電重啟,以及澳大利亞、北美和東非LNG項目將陸續投運等多重利空因素影響,全球天然氣市場供需日趨寬松,已經開始從賣方市場向買方市場轉變。加上烏克蘭危機推動俄羅斯資源進入中國,北美LNG出口也面向亞洲地區,將推動北美、歐洲和亞太三地市場天然氣現貨價差逐漸收窄,其中,亞洲價格趨于下降,北美價格趨向回升。然而,目前亞洲多數進口天然氣的長期貿易合同價格仍與國際油價聯動,且存在一定滯后,如果天然氣市場長期保持寬松,極有可能持續出現長期貿易合同價格高于現貨價格的倒掛現象。若長期貿易合同價格與現貨價格倒掛的幅度進一步擴大、時間進一步延長,則將嚴重沖擊我國已簽署的大量進口氣?! ×?、國內氣價倒掛帶來的挑戰 受國內需求疲軟和國際價格下降等多種因素影響,國內增量氣門站價格在短期內不會再度上漲,按照與國際油價掛鉤的機制甚至可能明顯下調。2015年存量氣與增量氣門站價格接軌后,多數長期貿易合同的LNG進口仍將處于虧損狀態,進口管道氣即便從長期看能夠擺脫虧損,但在供需寬松的市場形勢下也面臨著價格不到位的風險,總體來看,進口天然氣仍將長期處于虧損狀態。國內天然氣價格連續上調的同時,煤炭、石油等可替代能源的價格則出現了大幅下降,加上煤炭清潔利用和油品質量升級的加速推進,天然氣原有的經濟和環保優勢正被快速削弱,特別是在發電、化工、工業燃料和交通運輸等主要用氣行業,市場開發已經陷入焦灼狀態,部分甚至出現“氣改煤”的現象?! ∑?、供需峰谷差擴大帶來的挑戰 盡管從全年總量上看國內天然氣市場出現資源過剩的概率較大,但由于大量的新增市場將來自集中供熱和居民自采暖部門,因此季節性供需缺口仍將長期存在并快速擴大。特別是進口LNG接收站、管網等儲運設施放開后,社會單位可以在淡季進口低價現貨,在旺季卻仍需依靠主營單位保障廉價的資源供應,從而進一步擴大國內資源供應的季節峰谷差,給上游生產和管網輸配的平穩運行造成較大壓力。按照2020年我國天然氣需求3100億立方米計算,儲氣調峰能力需超過400億立方米?!短烊粴獍l展“十二五”規劃》中重點儲氣庫項目合計設計工作氣量257億立方米,即便其能夠全部投產,再加上LNG接收站的調峰能力,仍有接近100億立方米的能力缺口需要彌補?! 【C上所述,未來我國天然氣市場仍將長期持續發展,但需求增速將明顯下降,“十三五”期間存在較大的資源過剩和價格倒掛風險,特別是在全球天然氣市場供需寬松的環境下,對國家天然氣政策的制定和商業模式的選擇提出了較大挑戰。就此提出以下建議?! ∈紫?,統籌規劃發展,保持市場均衡。加強市場監測,做好分析預判,從全國層面開展天然氣供需平衡和資源流向分析,準確把握市場脈搏,判斷拐點出現時機,提前研究制定方案,有效應對市場變化。在需求側加大市場開發和維護力度,借助大氣污染治理的有利時機,完善天然氣價格和利用政策,營造有利的政策環境,繼續大力推動發展工業煤改氣和交通用氣。在供應側把握發展節奏,控制項目進度。除此之外,國內LNG接收站的規劃、建設也需配合協議供氣時間和市場開發情況適度推進,避免像歐洲、美國一樣發生LNG接收站產能嚴重閑置的問題?! ∑浯?,深化市場改革,構建交易中心?!笆濉逼陂g我國將迎來深化天然氣市場改革和構建區域交易中心的難得機遇。天然氣市場改革的深化應放在整個能源系統市場化改革的全局中來統籌考慮,并與國家財稅體制改革和生態文明制度建設相結合,使之在價格上既可以反映市場真實供需情況,又能夠充分體現生態環境損害成本和修復效益。天然氣市場交易中心的建設則取決于基礎設施的完善和現代市場體系的構建,后者主要通過加強市場監管、放寬準入條件、健全征信體系、消除地方保護、反對壟斷和不正當競爭行為等措施,構建和維護公開、公平、公正的市場規則?! ∽詈?,完善價格機制,加強調峰能力。一方面加強需求側管理,提高銷售計劃的質量和效率,抓緊研究出臺天然氣季節峰谷價格和用戶階梯價格等政策,用價格杠桿引導需求合理變化,并注重可中斷用戶的開發和培育;另一方面通過政策積極引導,在投融資、稅費等方面給予政策支持,鼓勵天然氣企業與地方政府和大型用戶加強合作,采用多種方式加快儲氣調峰能力建設。
能源發展行動計劃:天然氣還較火熱
近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能源發展戰略行動計劃(2014-2020年)》(下稱《行動計劃》),將對能源結構的調整上升到國家層面?!缎袆佑媱潯坊舜罅科岬搅嗣禾啃袠I的總量控制與發展問題,要求到2020年,煤炭消費比重控制在62%以內,消費總量控制在42億噸左右?! ∪ツ?,國務院發布《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計劃在2017年將煤炭消費比重降至65%以下?,F在,降低煤炭消費比重的決心在政策層面進一步凸顯?! 沫h保的角度來看,近日,清華大學發布報告稱,煤炭是中國PM2.5的重要排放源。在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重污染區域,50%到70%的PM2.5來自煤炭燃燒?! 巴ㄟ^結構的調整,來倒逼煤炭企業轉型?!敝醒胴斀洿髮W中國煤炭經濟研究院煤炭上市公司研究中心主住邢雷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 缎袆佑媱潯诽貏e提到,要加快發展煤炭清潔開發利用技術,建立健全煤炭質量管理體系,加強對煤炭開發、加工轉化和使用過程的監督管理?! ∽縿撡Y訊分析師張斌對記者表示,降低煤炭的消費比重,推進減量替代,主要還是在高耗能的行業上,煤化工是政策比較推崇的方向。比如,加大煤炭轉化成油的進程,對原油的保障是有益的?! 缎袆佑媱潯分赋?,要以新疆、內蒙古、陜西、山西等地為重點,穩妥推進煤制油、煤制氣技術研發和產業化升級示范工程,掌握核心技術,嚴格控制能耗、水耗和污染物排放,形成適度規模的煤基燃料替代能力?! 〗陙?,中國能源結構不斷改善,天然氣等清潔能源比重處于上升態勢。官方數據顯示,2013年能源消費結構為:煤炭占66.0%,石油占18.4%,天然氣占5.8%,水電、核電、風電等占9.8%?! 缎袆佑媱潯分赋?,到2020年,非石化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到15%,天然氣比重要達到10%以上。張斌對記者表示,政策給行業帶來的機遇是,未來五六年內,天然氣還會是比較火熱的產品?! 缎袆佑媱潯诽貏e提到,要重點突破頁巖氣和煤層氣開發。到2020年,頁巖氣產量力爭超過300億立方米。到2020年,煤層氣產量力爭達到300億立方米,并且對煤層氣要“加大支持力度”?! 〈送?,到2020年形成石油替代能力4000萬噸以上。張斌表示,從環境治理的角度看,替代能源的空間會非常大,4000萬噸的量已經接近成品油年產量的10%~15%。